毛概期末复习

——By ZLH

习大大保佑!!!

分值设置

  • 单选题:20个1分=20分
  • 名词解释:4个5分=20分
  • 简答题:4个10分=40分
  • 材料分析题:1个20分=20分

名词解释

1、毛泽东思想——p27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 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实事求是——p20

  •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或】:“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么去研究。

3、群众路线——p21

  •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独立自主——p22

  •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利的先进事物。

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p34

  • 总路线的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57

  • 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 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为“一化三改”】

7、社会主义本质——p108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补充——四项基本原则】:

    •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补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8、“三步走”战略——p117

  • 提出时间: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分“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将其确定下来。

  • 内容:

    • 第一步,1981-1990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 第二步,1991-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9、“一国两制”——p124+p291

  •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国两制”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继续推动香港、澳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要全面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10、依法治国——p150

  •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补充】: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239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239

  • 内容:
    •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
    •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1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p277

  • “四个全面”是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
  • 战略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303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p196

  •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观题部分

6/10/30/35/36/37/38,来不及就不背,估计考的可能性不大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p2

  •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个实际问题;
  • 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 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p11-1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 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3、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p14-23

  •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等。
  • 活的灵魂: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心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
    • 独立自主:就是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2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4、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23-26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40-43

  •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由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p44-46

  • 必要性: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所决定。
    •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国民党反动政权凭借其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恐饰统治。因此,无产阶级只能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农民占中国人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建立广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 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长期占领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薄弱地区。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走首先在广大农村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终夺取全国政权而胜利的道路。
  • 重大意义
    • 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 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浴血奋战,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于1949年建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7、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46-51

  •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相互关系:
    •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8、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p54-56

  •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 这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9、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p67-68

  •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 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对其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不仅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0、如何理解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72-74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1、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p76-88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一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
  •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
  •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

1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p88-90

  •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3、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p90-93

  •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14、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p99-102

  • 第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 第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15、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p118

  •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哪些?——p121

  •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17、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p124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 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 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18、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p127-129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19、如何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p132-135

  • 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 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
  • 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20、怎样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p140-145

  •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1、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p166-173

  • 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 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22、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p191-19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局;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

23、如何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p201-205

  •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方针;
  •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 是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4、如何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奋力实现中国梦?——p208-212

  • 科学内涵: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中国梦坚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内在统一。
    •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 奋力实现:
    •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必须凝结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 需要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 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 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25、如何认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p207-208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6、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p213-21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目标要求:

  •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7、如何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p221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相连:

  •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 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
  • 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
  • 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8、如何准确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p223-225+p252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 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4. 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5. 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6. 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7.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29、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230-231

  •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
  •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 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30、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p237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文化事业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
  • 是恪守党的本质属性、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
  • 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是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团结奋进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
  • 是保证我国文化建设正确方向、更好担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31、如何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p243-247

  •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 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
    •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32、如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p247-250+p252-253

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和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 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第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第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 第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 第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33、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p257-258

  •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第五,中国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34、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p259、p262-263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不可分割。一方面,制度对于国家治理起着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没有完善的治理体系和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
    (2)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
    (3)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在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上狠下功夫。

35、如何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p265-266

  • (1)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4)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 (5)坚持在法治道路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7)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 (8)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 (9)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 (10)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 (11)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36、如何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p272-273

  • (1)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2)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 (3)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 (4)布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 (5)目标是建设始终走在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新、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7、如何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p279-284

  •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要求、回应了人民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顺应了世界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 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坚持统筹发展两件大事、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坚持科学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38、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p294-295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 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和民心所向。
  •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 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 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

39、如何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p298-300

  • (1)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2)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3)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 (5)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6)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 (7)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 (8)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 (9)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10)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40、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p307-308

核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 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内、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 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 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 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补充】: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P197-198

    主要包括“八个明确”的核心观点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八个明确:
      • 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 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 十四个坚持: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坚持新发展理念;
      • 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